
(24-25高二上·上海闵行·期中)密立根油滴实验是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于1908-1913年进行的一项物理学实验,该实验首次测定了电子电荷。此实验的方法主要是平衡重力与电场力,使油滴悬浮于两片金属电极之间,并根据已知的电场强度,计算出整个油滴的总电荷量。重复对许多油滴进行实验之后,密立根发现所有油滴的总电荷值皆为同一数字的倍数,因此认定此数值为单一电子的电荷。密立根因此获得了19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40.关于元电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电荷是自然界中电荷的最小单元 B.元电荷就是点电荷
C.元电荷就是质子 D.1C的电量叫元电荷
41.油滴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可由斯托克斯公式计算(其中r为油滴半径,v为油滴下落的速度,
为空气粘滞系数)。则空气粘滞系数的单位用国际基本单位制表示为( )
A. B.
C.
D.
42.密立根在做油滴实验时,将带负电的油滴喷入竖直方向的匀强电场中,用显微镜观察,发现某个油滴在电场力和重力的共同作用下,缓慢地沿竖直向下方向做匀速运动。则对于该油滴( )
A.它的电势能增大 B.它的电场力不做功
C.它的电场力小于重力 D.无法判断
43.一平行板电容器的带电量,两极板间的电压
,则它的电容为 F(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如果将两板的带电量各减少了一半,则两板电势差为 V,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将 。填(“变化”或“不变”)
44.油滴实验的原理如图所示,两块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与电源连接,上、下板分别接电源、正负极。油滴从喷雾器喷出后,由于相互碰撞而使部分油滴带负电。油滴进入上板中央小孔后落到匀强电场中,观察者通过显微镜可以观察到油滴的运动情况。两金属板间的电压为U,距离为d,忽略空气对油滴的浮力和阻力及油滴间的相互作用。
(1)当某个质量为m的油滴恰好做匀速运动时,求该油滴所带电荷量q。
(2)观察到某个质量为2m的带负电油滴进入电场后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经过时间t运动到下金属板,求此油滴电势能的变化量∆Ep。
【答案】40.A 41.B 42.A 43. 1.5×10-8 1.0 不变 44.(1);(2)mgd
【知识点】电容的概念
、定义式
、单位和物理意义
、带电物体(计重力)在电场中的平衡问题
该题有详细解析可以查阅
1、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教育教学参考之用。
2、本网站及其会员一概毋须以任何方式就任何信息传递或传送的失误、不准确或错误对用户或任何其他人士负任何直接或间接的责任。
3、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或项目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
4、访问者在从事与本网站相关的所有行为(包括但不限于访问浏览、利用、转载、宣传介绍)时,必须以善意且谨慎的态度行事;访问者不得故意或者过失的损害本网站的各类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网站以任何方式直接或者间接的从事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国际公约以及社会公德的行为。对于访问者利用本网站提供的信息而作出的任何决策、决定以及其后果,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5、本网站图片,文字之类版权,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6、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XueXi Design